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七(3)班的吴雅欣。
悠悠五千年,漫长的岁月中,我国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人才。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立人,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创立的儒家思想,现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于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但是,时隔千年,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还需要学习《论语》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众所周知, 中华民族的文明源远流长,像我们刚过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就是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论语》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北宋政治家赵普临终前对宋太宗道:“臣有《论语》一册,一半可用来助君打天下,一半可用来助君治天下。可见《论语》博大精深,有经世济国之用。而我们中学生学习《论语》,虽然不会在今时今日就担起治天下的重任,但中学阶段正是我们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是理性思维不断提升的阶段,学习《论语》中的精华,可以培养我们高尚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我们的一生奠基。
学习《论语》,能帮助我们学会做价值判断,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谁的青春不迷茫呢?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超前的理解——潮流学习观:“以学习为乐比学习本身更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超前“功利”观:“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学习《论语》,让我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孔子云:“富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做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不符合道义,孔子就不屑一顾。孔子的金钱观,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我们应该明白,在金钱之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譬如原则、法度、亲情,友情,理想,信念。学习孔子的金钱观,可以避免为了金钱而泯灭良知,误入歧途。
学习《论语》,引导我们立下志愿,树立志向。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我们现阶段,正是树立远大理想的时候。而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各种人生观的存在,都会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我们要做到求实求真,坚定信念,就必须学习经典,在经典中汲取力量。
学习《论语》还让我们深刻体会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成的。如:现在老师常说学生,学了要常复习,在论语里就可找到源头,即:“学而时习之”。又如说:你好好反思反思,《论语》中就已经j教导我们:吾日三省吾身。
一本书,给予我们的不止是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学习《论语》,提升感受社会的能力;学习《论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论语》,确立远大的志向;学习《论语》,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论语》是中国文化的第一课,作为一个现时代的中国中学生,要成长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读《论语》应成为我们的自觉。本学期我们的语文书上就有《论语十二章》,即将到来的十月,就让我们一起读经典,炼品质,为了理想而不断提升自己!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