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主题为“礼赞祖国 劳动最美”的劳技实践活动,紫荆花儿们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培养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能力。尽管为期短暂,但所学到的知识却是终身受用的。
一起来看看附哥儿和附姐儿们的成果吧!
附中“匠人”们在活动中不仅领略到了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合作探究的快乐,也展现了多才多艺的自我,离全面发展又近了一步。
志存高远 实现护国梦
“匠人”们这样说:
陶艺:
这是一门需要耐心的课程,泥条泥板的软硬粗细都影响着最后结果,但如果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便可以感受到陶艺的乐趣。我制作了一个小花园,制作方式是手捏成型和泥板成型,运用了陶刻装饰和捏塑装饰。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内心格外地高兴。课堂上,丰富的知识与精美的陶泥成品都吸引着我们。陶艺作为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值得所有的中国人来铭记和传承它。作为一个中国人,去学习和热爱它吧!
八(2)班 缪雨昕
创意手工:
这门课程让我了解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看着剪刀和刻刀在纸上舞蹈,栩栩如生的作品悄然而生时,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感。对折剪纸、三折剪纸、笔刀与美工刀的用法,怎样让图案更流畅……一个又一个专有名词与技巧用法的出现,让我对它有了独特的认识。与同伴的合作中,我明白了实践与耐心的重要性。橡皮章、小钱包的制作是熟能生巧的,一笔一划,一针一线,令我感知到中国文化的特色,感知劳动光荣的魅力。
八(2)耿 嘉 琳
现代生物:
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实验室,一个个精彩的实验让我大开眼界,感叹世界的奇妙。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表皮细胞与人体口腔细胞,利用植物油和猪油通过皂化反应凝固成肥皂,观察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散,制作简易呼吸模型……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不仅收获了实验技能,更是领略到科技的魅力。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或许几个小实验并不能兴国强国,但我们将以努力的态度,潜心研究的精神,精准把握,严谨务实,从细节处一点一滴践行中国梦。
八(4)班 尤涵宇
十字绣:
开始时并不顺利,从不做针线的我们拿着那根小小的绣花针简直不知如何是好。课程在你帮我穿线、我帮你下针中展开。慢慢的,熟能生巧,我们能顺着那些小小的针孔,左穿一针,右穿一针,一个完美的“X”呈现在眼前,反复循环,一只只可爱的小狗,一朵朵娇嫩的小花,彰显着一个下午的劳动成果。虽然手会经常被戳破,脖子也会很酸,眼睛也昏花,但是这最后的成果却让我们自豪不已。通过这次劳技课程的学习,我学会的不仅是绣活的手艺,更学会了坚持和耐心的品质;不仅感受到同伴互助的快乐,更是在一针一线中领略了十字绣这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好。
八(4)班 程怡
篆刻:
两天的课程不断深入,我对篆刻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篆刻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 、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 。一方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赏心悦目的绘画构图,又有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学习的过程中,磨石、设计、上稿、刻石等每一个步骤我都仔细认真对待,力争做到精益求精,有时一个地方没刻好就要修改、甚至重做,这培养了我的毅力和耐心。“方寸之间自有金戈铁马,刀笔微茫如同剑胆琴心,”这句话说得没错,在那方寸间展现出万千气象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是对渺小和广阔的挑战,于是我本着“苦心人,天不负”的信念完成了一个个篆刻作品。我为这样的自己而骄傲!
八(4)班 杨晨希
快乐木工:
在参加课程之前,我并不认为木工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可两天后,我发现木工的工作就像是在做一道道数学题不容得一丝错误。严谨,准确,到位三个词语,就是对木工这份职业最好的描述。从一开始接触木工简单的锯木头,到最后制作精细的折叠板凳,一位位“附中小匠”都诠释着工匠精神,坚持,努力,追求完美,这不就是我们中国那些顶尖工匠的缩影?大国工匠,附中小匠,都是值得敬佩的。
八(3)班 诸葛浩
机器人:
刚开始编辑机器人代码程序就如同阅读天书一般,毫无头绪。可经过两天的学习,我发现这门课程其实易理解,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合作、实践。一次次测试,一次次失败,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实现科技突破的不易。仅有的一次成功,也能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与喜悦,同时,我发现机器人它代表着的是一个新时代的科技,我们应该团结协作、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实现科技强国。
八(3)班 杨语音
茶艺:
精致细腻的抹茶粉,光滑明丽的瓷器,摆放端正。
开始点茶,先用热水把茶碗逆时针沏满三分之一,水壶逆时针倒入。水再倒入茶盂,洗茶就洗好了。再用抹茶粉与水依次倒入品茗杯的三分之一,用茶筛碾至起泡,抹茶膏就完成了。再用抹茶膏在抹茶泡上写出字,画出画,最后再细细品尝。抹茶的味道弥漫舌尖,微微苦涩中带着一点甜气,蜻蜓点水般淡然,却足以惊动水面,让心中泛起涟漪,浓郁的抹茶味萦绕心头。
八(3)班 高心言
影视梦工厂: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会了摄像机与会声会影的使用,通过拍摄,剪辑,来呈现我们所看到的精彩视频,同时明白了电视影片拍摄有多么的不容易。短短两天,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最终呈现出满意的作品。我也从中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我也对影视方面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以后我也将朝着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奋进!
八(3)班 肖雨晨
烘焙:
揉面是个体力活,看着老师揉面团时的得心应手,我们小组也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真上手却发现不那么容易,刚开始的面特别粘,弄得到处都是面糊,很是难受,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得以让面团成形。可想要揉出好的面团还要继续揉捏,这时面团是比较硬的,消耗的体力很大,几次想要放弃却在组员齐心协力的帮助下又咬牙坚持,终于揉出了劲道的面团。接下来的发面和捏造过程极为顺利,望着蒸锅里的小包子渐渐“发胖”,心里满是激动与自豪。捶打揉捏的基本功扎实,才能收获美味。虽然我们只做了粗浅尝试,却已为中华餐饮的博大精深所折服。
八(1)班沈纾铭
头脑奥林匹克:
通过学习实践,分工合作,我明白了在做事情之前,先要明确目标是什么,并制定步骤方案。对待每一项任务都要用长远规划的思想,独特敏捷的思维,严谨缜密的思路,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才能不慌不乱,稳中求进。无论是用简单的A4纸、皮筋、回形针来比长度,还是“发现常州之美”的短剧创制,都挑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和思维创新能力,感谢这样的劳技课程,让我获益良多。
八(1)班李高昂
电子电工:
慢工出细活,当我完成了复杂的电路设计,手执温度高达350多度的电烙铁挑战过数百个零件的焊接后,终于收获了精美的“摇摆风铃”“电子风车”和“电子沙漏”等作品。两天的课程让我感慨不已:“中国梦,强国梦”一定在于中国制造的复兴,只要热爱并传承锲而不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我们的梦想必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八(1)班周尚函
建筑模型:
爱我校园也是爱祖国爱家乡的表现,我们的建筑模型课程决定将学校教学楼作为设计主题。设计制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确定完图纸,开始着手操作后,我们发现教学楼和行政楼之间无法像设计图纸上那样交错建立。问题一经抛出,大家纷纷开动脑筋。刘航同学说将教学楼侧面扣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行政楼插入教学楼;黄晧同学提出用连廊的形式将两楼连接,这样既美观大方又符合生活实际。最终,我们整合了两位同学的建议,在团结合作中共同完成了最后的作品。这次劳技课程使我明白了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从而弥补建筑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同时,我还初步了解了建筑设计的意义、价值。希望在未来,我也能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八(1)班郭俊贤
插花
插花是中国的一门传统手艺,它在传承的过程中,又有了许多新的变化,透露着创意和审美的与时俱进。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用红色代表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用黄色代表对时代的眷恋和礼赞,让国旗色在我和伙伴亲手制作的花束中流淌,让爱国情在指尖翩翩起舞。这次插花教给我的不仅是一门技术,一门手艺,更是坚持不懈的品质,耐心细致的习惯,同时还激发了我用美的方式来表达美的创作热情。
八(1)班张煜殊
金工
这次金工学习不仅考验了我的体力,也提升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长时间锯削铁块并对其进行打磨,对我们这些平时鲜少干活的学生而言是个极大的体能考验。两天操作下来我已经浑身酸痛,但是我们组没有一个放弃的。这次我们小组决定做”China 七十”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的工作是打磨“I”和“十”。“I”的打磨很简单,但是我切割“十”时不能保持垂直,切下来是弯的,不能用,最后在小组的通力合作下才顺利完成了作品。后期打磨的过程里,一磨就是一个小时,相当累人,但是我们都坚持完成了任务,累并快乐着。
这次活动,我亲自体验了工匠的不易,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尊重;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强大。这次的劳技课真的很有意义。
八(1)班谈宸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