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践范导式教学,常州市教科院附属中学开展各学科项目课例研究活动。10月地理组、数学组两位青年教师开设了两节精彩的研究课,各学科的老师主动参与,共研共享共同成长。
陈景贤老师开设《等高线的判读》一课,充分利用真实性情境国家宝藏将整节课串联,并结合图片、学科软件、视频、教具探讨等高线与地形之间的联系,最后由古及今,让学生规划风景区,促进创造性应用成果的生成。在学生讨论规划的同时,地理学科“人地和谐”核心素养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体现了地理学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
涂佳乐老师的《合并同类项》一课则以生动有趣的算账比赛作为引入,将分类思想贯穿整堂课,师生合作共同探索单项式的分类,并总结概括出同类项的定义;然后结合图片、卡片及教学软件等发现合并同类项的奥妙,最后学生纷纷大显身手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步骤。
课前,学科组内反复磨课磨出精彩;课后,各学科组打破学科壁垒热烈探讨。这样的课例研究为教育者提供了“原汁原味”的课堂,在课堂中发现潜在的真实问题,寻找研究点,共同商讨、共享经验与成果。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让这种基于课例研究、体现教研实效的校本研修方式成为附中教研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