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团队工作>>升旗仪式>>文章内容
常州非遗——常州梳篦
发布时间:2019-10-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配置员

    十月,举国上下同庆新中国七十华诞;十月,校园内外洋溢浓浓爱国深情。

   “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特产,花开并蒂”这首名谣所唱的就是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10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队日,校团委特别组织各中队的少先队员代表开展了“红领巾”寻访追梦人,“小紫荆”传承非遗志主题寻访活动。

    在团委胡老师和美术王老师、陈老师的带领下,各中队的少先队员代表一起走进了华夏艺博园,近距离感受了常州非遗的魅力和风采。

祝英娟乱针绣工作室看祝老师巧手如飞的现场刺绣,了解了乱针绣的历史,也欣赏了乱针绣作为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油画艺术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在沈华强竹刻工作室和谭文如竹刻工作室我们听沈老师说留清竹刻的独特文化底蕴,听谭老师说留清竹刻的艺术鉴赏,艺术的美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生机萌发的种子。他们都是常州非遗的传承人,也是非遗路上的追梦人,他们用自己的执着追求和丰厚学养将非遗文化加以传承和弘扬。

艺博园的李老师告诉我们:常州梳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南北朝时代,据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明末清初,高档梳篦曾进贡宫廷,作为御用品,故享有“宫梳名篦”之称。

梳篦如今已是常州人送礼的首选,因为它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而且还能够刺激头皮神经,促进新陈代谢。这些梳篦可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其中制作木梳需28道工序,制作篦箕却要72道工序。在制作过程中,它不仅采用了雕、描、刻、烫、镶嵌等传统技法,有的还加上了常州的独有工艺:掐丝珐琅和留青刻竹,具有独特的风格。无怪乎人们常说: “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 

致敬建队日,礼赞新中国,这次的寻访活动令同学们获益匪浅。

IMG_6507.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