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早春二月,迎来花开三月,三月的第一天,新华社刊出了“三”个好消息——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仅3例,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连续3天个位数,湖北省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超3万。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们14亿人不断努力的结果,更是那些奋斗在一线的无数白衣战士们英勇抗疫的战绩——他们用生命践行了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就让我们走近其中一位医生,感受《短暂的生命,永恒的敬畏》。有请八(3)中队的杨雨音同学为大家做国旗下讲话。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短暂的生命,永恒的敬畏》。
假期里,我时刻关注着疫情,在上周的新闻联播里,湖北武汉夏思思医生的事迹深深触动了我。
夏思思医生的父母也都是医生,小时候她就常常陪着父母在医院加班,耳濡目染,让她很早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医学院毕业,勤奋好学的她很快成为科室骨干,一句“有事叫我,我来”的口头禅体现了她的敬业和担当。
今年1月15日,刚刚下夜班的夏医生在回家路上忽然接到了医院的电话,原来她值班时接诊的一位76岁的病人病情加重,初步检查结果显示疑似新冠肺炎,听到消息,夏医生立即返回医院,主动申请留院观察,却在之后不幸被感染。在治疗期间,夏医生还主动把ICU床位让给其他患者,同时仍牵挂工作,希望治愈后能重返一线。
然而,2月23日凌晨,夏医生病情突然恶化,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9个月零20天。
夏思思医生走了,办公室还挂着病人送给她的锦旗。锦旗下面,是同事们为她折的爱心和千纸鹤。其中一只千纸鹤的翅膀上写着:我们将用生命接力,战胜疫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面前,生命太过渺小,但总有人能让短暂的一生发光发热。
敬畏“白衣英雄”,敬畏他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生命追求,也要敬畏他们悉心救助的生命本身。
所以,敬畏“白衣英雄”,我们就要敬畏自己的生命。疫情期间,我们要确保自己不受感染;疫情过后,也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让关爱我们的人放心。
敬畏“白衣英雄”,我们还要敬畏他人的生命。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以任何方式伤害他人的生命。
敬畏“白衣英雄”,我们更要敬畏一切生命。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与违法猎食野生动物息息相关。以身作则敬畏生命、大力宣传保护生命、监督身边的人不无故伤害生命都是我们应努力做到的。
花开紫荆,生生不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太多榜样先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抢救生命,助力抗疫。敬畏生命,我们还应当学习这份韧劲和拼劲,当看到方舱医院里人在隔离区却埋头自学的同龄人,当看到身处大山利用广播放声早读的小伙伴,当看到湖北大冶结对学校小伙伴居家学习的身影,我们更要坚定地把这份韧劲和拼劲转化到延迟开学期间珍惜寸寸光阴的自律自强上,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多读好书拓展视野,强身健体朝气蓬勃,心怀热血同心抗疫。就让我们用提升生命质量的实际行动散发属于自己的光和热,敬畏生命。
本周我们还将迎来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夏思思医生以及千千万万在疫情中热爱家国、助人为乐、尽职尽责、鞠躬尽瘁、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逆行者”都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也传递出了生命温暖而厚重的力量,而这份力量必将润泽我们的内心,抖擞我们的精神!
能者竭力,万民同心,少年自强,我们坚信,待春花竞放,阴霾散尽,万物生光辉,山河定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