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我们九(4)班有这样三位同学,他们每日在我们的午餐、晚餐过后,主动承担了餐桌清理的工作,她们不言辛苦,不计付出,每天都将班级餐桌上的残羹米粒清理干净,他们为我们班这个大家庭默默付出了两年多的劳动,这种勤于奉献、乐于助人、坚持付出的举动让我们感动,这种正能量的行为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而今天,我不仅想点赞她们的做法,也想分享三位同学清理食堂桌面时的发现,她们时常看到一些剩饭剩菜掉落在桌面上,有些同学存在随意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绝不能只被看做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应该引起我们全体同学的高度重视、长期重视。
今年暑假,全国各界青年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在这本书里,就有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的精辟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小时候都接受了这方面的严格家教,不要说剩饭,就是一粒米家长也不让浪费。”他回忆小时候全家吃饭时,父亲会高声吟诵《悯农》,围坐在桌前的孩子们也会稚气地应和起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吃饭时,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饭粒,父亲习仲勋也会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浪费。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父亲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践行,并多次在会议中强调:“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粒粒黍米,小小餐桌,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粮食的批示指示,源于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视。居安思危,从来都不过时,尤其是对关乎14亿中国人“口粮”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这些孩子。过去谁没饿过肚子?但人很容易健忘。”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大意。
习近平总书记还说:“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是啊,我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环节的浪费问题依然严峻,餐桌上的浪费尤为惊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国际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必须绷紧节约粮食这根弦,努力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夯实自觉、主动节约粮食的思想根基、情感根基。
在此,我们倡议: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让“节约粮食”“光盘打卡”“文明就餐”成为我们青少年的“新时尚”。
青春守护中国粮!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学们,让我们从珍惜每一粒粮食,从关闭无人灯、无人扇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营造文明校园新风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