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团队工作>>升旗仪式>>文章内容
2022-2023年第一学期第10周升旗仪式
我的家乡有非遗——留青竹刻 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2-10-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窦雪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我的家乡有非遗——留青竹刻”。

一片竹,一把刀,经过匠人的巧思妙手,镌刻人类文明的足迹。这就是州传统的民间工艺——留青竹刻。

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底,故名“留青竹刻”。

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常州的留青竹刻是通过浅刻技法,利用薄薄的竹青和衬托竹青的竹肌,充分利用这种质地和色泽变化差异,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形成色彩从深到浅,自然退晕效果。明晦浓淡,因景而施,来表现自然的千态万物、生动的人物形象及书法的神韵。留青竹刻是集书画、雕刻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

留青竹刻,是文人墨客的书房文玩,它的样式多以台屏臂搁、扇骨为主。但随着时代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现在创新了笔筒、屏台、打火机、茶叶罐样式的留青竹刻作品,更贴近人们生活,增加了留青竹刻的实用价值。

我国留青竹刻技艺起源于唐代,而竹刻与书画艺术结缘,则始于明代常州府的张希黄和清代周之礼。常州留青竹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并取得卓越的成就。《竹刻》一书中介绍了五位全国顶尖竹刻艺术家,常州就占了四位。近现代以来,常州留青竹刻名家辈出,精品迭现,形成了以徐素白、白士风为代表的两大流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下留青看徐、白”。

著名明清家具专家王世襄曾亲自到常州拜访过白士风,挥笔题诗道:“漫说希黄迹已陈,又逢妙手削轻箔。剧怜留得青如许,现出人寰万象新。”

这片片小竹,成就如许。自古以来深受青睐,想必是因其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它集君子人格于一身,我们中学生是不是也要学习它身上的品质呢?对待学习,我们要有坚定不移的目标;面对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们要虚心接受;学习上不管遇到什么困惑,愿我们都如竹节般坚定,不忘初心。祝愿我的伙伴们在即将来临的期中考试中如竹子般性直、诚信,考出自己的最佳成绩,加油!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