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中国共产党成立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021年7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伟大中国共产党成立精神,在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心中激荡起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32个字,浓缩百年奋斗,揭示历史真谛。这是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史诗,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豪迈宣言。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翻开党史,党的先驱们书写了一个个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感人故事。为了心中的主义和信仰,他们矢志不渝、前赴后继,生死考验不能改其志,功名利禄不能动其心,千难万险不能阻其行。
初心因践行而永恒,使命因担当而伟大。从李大钊“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宏愿,到方志敏“我渴望着光明;我开始为光明奋斗”的誓言;从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情怀;从孔繁森“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剖白,到黄文秀“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抉择……一代代共产党人以赤子之心守初心、以奋斗之志赴使命,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党的百年历史,更是一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历史。那是赵世炎“志士不辞牺牲”的坚定信念,是瞿秋白临刑前“此地甚好”的慷慨从容,是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无畏壮举,是石光银“砸锅卖铁也要把沙子治住”的顽强拼搏,是黄大发“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忘我奉献……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约有2000万。他们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百年斗争史,激荡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气壮山河的英雄豪情。
回望党史,有“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有“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的壮烈,有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有竹签钉入十指而永不叛党的坚贞,有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的境界……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拼搏与奉献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对党忠诚,源自坚定信仰;不负人民,发自为民初心。
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因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总能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激发“勇气先登势无敌”的胆魄,开掘“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智慧,在“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征途上勇往直前……
伟大中国共产党成立精神的32个字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从思想层面揭示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独特优势;“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实践层面揭示一以贯之的历史担当和源源不竭的前进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从精神层面揭示意志坚强、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从价值层面揭示立党为公、心系人民的高尚品格。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们学习伟大中国共产党成立精神,就是要从中汲取成长的能量,校准前行的方向,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肯吃苦、能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这精神之火、真理之光照亮新征程。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