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法润常州 法护长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扎实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内大规模的工厂建设,形成了“化工围江”的局面。蓬勃兴起的长江航运带来的尾气排放、噪音污染、污水和垃圾直排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常年滥捕导致长江生物种群数量减少。作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
《长江保护法》是我国针对特定流域保护的首部全国性法律,包括9章,共96条。其中更有四大亮点:
1. 做好统筹协调系统保护的顶层设计;
2. 坚持把保护和修复放在压倒性位置;
3. 突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4. 坚持责任导向,加大处罚力度。
不仅如此,《长江保护法》还从生产生活层面明确了明令禁止行为。
1. 禁止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开展生产性捕捞和采砂行为;
2. 禁止船舶在划定的禁止航行区域内航行;
3. 禁止在长江流域河湖管理范围内倾倒、填埋、堆放、弃置、处理固体废物;
4. 禁止重污染的企业和项目向长江上中游转移。
对在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等违法行为,《长江保护法》最高处以500万元罚款。
《长江保护法》的出台对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龙城常州也积极响应号召,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整治。长江之滨,浪花涤荡,“绿”潮涌动——位于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滨江经济开发区,过去两年里关闭腾退了一大批低质低效企业,同时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碳纤维和新药研发两大产业链,绿色发展力大势猛。在全市“532”发展战略实施推进下,龙城正奋力书写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长三角生态中轴的“常州答卷”。
百舸争流千樯竞,借风扬帆奋者先。“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作为教科院附中的学子,守护长江,我们义不容辞。对此,校团委向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
一、主动学习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意识,自觉遵守《长江保护法》,向破坏长江环境的行为说“不”。
二、节约用水,及时关闭水龙头,积极参与爱水护水、保护母亲河的志愿者活动,保护水资源。
三、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不破坏植被,减少长江流域水土流失。
老师们、同学们,法润常州,法护长江,让我们携起手来,时刻践行保护长江的法治理念,共同助力长江大保护在龙城落地生花!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