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八(8)中队的王灏宇。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体现了诸葛亮朴素淡泊和知足常乐的人生追求。在节用中仁爱,在俭朴中淡泊,在俭约中安分,在勤俭中自足。节俭,是人间的减法,它让我们减去了身边大部分不必要的物质,也让我们减去了身边一些不必浪费的时间。
鲁迅先生就是一个非常讲究“俭”的人。
他在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如牙刷、毛巾等,都用到不能再用才会替换。他还非常珍惜时间,将别人喝咖啡、谈天的时光都用于学习和工作。在鲁迅先生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他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鲁迅先生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是鲁迅太过苛刻吗?并不是,鲁迅先生热衷于革命,一生奔波在救亡图存的路上。所以鲁迅先生才如此节俭,节俭物质,也节俭时间。所以,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做到节俭。
那么,俭何以“养德”呢?
对个人来说,俭以养德的“德”是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来培养和强化个人的道德品质。就是要我们做到自律,通过自律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提高我们的道德境界。通过节俭,我们可以学会克制欲望,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这种修养有助于个人的内心平静和心境平和,培养出一种淡泊名利、宽容待人的品质。
李商隐有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杜甫也有诗云:“君臣借鉴足,朝野同欢呼”。只要君臣节俭,朝野上下就能同乐。可见,对于国家来说,俭以养德,就是指通过领导阶级和各层人民的节俭,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今天,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历程,但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并未过时。因此,我们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继续发扬光大,引领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