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团队工作>>升旗仪式>>文章内容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三周 升旗仪式 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5-02-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瑶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八(6)班的王宁。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勇担使命闯深海,科技报国谱新篇”。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院士在年少时见到日本侵华时的狂轰滥炸,决心将来要投身中国科技制造行业他将自己宝贵的人生时光全心全意奉献给了祖国科技事业,隐姓埋名30年不言悔。

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我仿佛看见两个时空在眼前交叠:一个是黄旭华院士在葫芦岛昏暗厂房里绘制核潜艇图纸的身影,图纸上的每一根线条都浸透着对国家的赤诚;一个是此刻我们校园紫荆格物馆和能源馆里积极探索科学奥秘的蓬美学子们,他们眼中闪耀的是对科技探索的无限光芒,这两个看似遥远的场景,共同勾勒出中国科技发展的精神图谱。

黄旭华院士的精神,与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科技浪潮看似遥远,实则紧密相连。在那个时代,没有先进的技术参考,没有充足的研究经费,但他们用算盘和纸笔,计算出建造核潜艇的每一个数据,从而建造出属于我国的第一艘核潜艇。而今天,我们拥有了DeepSeek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它能够处理海量数据,为科学研究、医疗和教育等领域带来突破。从黄院士的算盘到DeepSeek的算法,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与对祖国的热爱。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既是历史的传承者,也是未来的开创者。在附中校园里,科技创新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同学们在校园科技节中,参与科技体验集章活动,让大家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紫荆少年读书会中,认真阅读屠呦呦、孙家栋等一批科学家立志报国的人物传记作品,种下了爱阅读、爱科学的种子;行走的思政课中,同学们寻访王诤将军纪念馆、天合光能、戚墅堰发电厂等地,领略先辈筚路蓝缕的科创奋进历程,沉浸式感受科技创新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点燃了科技强国梦。

正如黄旭华院士用核潜艇守护祖国的海疆,我们将知识的力量照进现实,便是对先辈精神最好的传承。与此同时,我们也深知,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扎实学习与不懈探索。每天清晨,当我走进教室,总能看到同学们专注学习的身影;课间,同学们也会因为一道数学题目围在一起相互讨论,共同学习,这些点滴的努力,正是我们追逐科技新程的坚实脚步。我们要像黄旭华院士那样,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关心集体,帮助他人;在未来的选择中,我们要将个人的梦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站在时代的分水岭上,我们既要有先辈那样保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也要有驾驭智能浪潮的胆识。科技报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去践行。DeepSeek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提醒我们,未来的世界属于那些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人。

让我们铭记黄旭华院士的嘱托,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在科技新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IMG_20250224_085126.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