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微风揉裹着太阳的芬芳,青春气息扑面而来。作为在部队服役23年,转业后先后在科协和科技局工作的老兵,我深深体会到“科技强军”与“科技强国”的血脉联系。在部队时,我们常说“信息化战场打的是科技战备值”;到地方后参与科技相关工作,更切身感受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创新种子到产业森林的艰难跨越。
在科技的璀璨星光面前,作为正在路上的少年探索者,有三句话愿与大家共勉:
第一句:滴水穿石——保持点滴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就像我在科技局见证的科研项目申报,那些最终获得各级各类科技进步奖的团队,申报材料往往是从基层科技工作者几十本实验记录中凝练出来的。北斗二号、三号卫星总师谢军说,他年轻时每天坚持多算一道题,就像卫星多装一个螺丝。所以说我们学习就像组装机器人,零件要一个个装,知识要一点点学。现在你们觉得枯燥的公式,可能就是未来改变世界的"零件"。记住"竹子定律"——竹子前四年只长3厘米,第五年却每天长30厘米,之前的扎根都在积蓄力量,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我们才能实现快速的成长和成功。
第二句:兴犹不浅——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事半功倍。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你沉迷于打游戏时,连闯十关连打十局都不觉得累;但要是背英语单词,背十个就像跑了八百米一样气喘吁吁?有些爱打球的同学能把NBA球星的数据倒背如流,詹姆斯的身高、库里的三分命中率、字母哥的臂展,这些数字在他们嘴里就像顺口溜。但要是背历史年代,可能背三天还记不住“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公元前221年”。这是因为我们对某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大脑受到神经刺激会产生分泌多巴胺,这种“快乐物质”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还可以增强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促进大脑认知功能。所以,找到你们学习中的"隐藏关卡",让兴趣成为你们最酷的学习加速器,一定会让你们更顺利的到达梦想的彼岸。
第三句:衔石填海——保持不懈的坚持才能方得始终。在科技局工作时,我们跟踪服务过钟楼区合成生物研AI究院相关课题研究,科研团队在实验室经历过成百上千次的失败仍在继续探索。就像中国航天从"东方红一号"的微弱电波到"天宫"空间站的壮丽翱翔,从"嫦娥"探月时留下的第一道车辙到"天问"探测器在火星刻下中国印记;科学家们用二十年打磨北斗导航的毫米精度,用十余年等待"玉兔"月球车的月背苏醒,正是这种永不言弃的韧性,让不可能变为可能。所以说,当我们锚定目标后,要像所有科学家和航天人那样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坚持和久久为功的坚守,就终将在某一天点燃属于自己的人生火箭。
古人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今天的中国空间站里有90后的工程师,人工智能实验室有00后的开发者。作为新时代的科技追梦人,建议你们:多关注国家科技专项动态,把个人兴趣与国之所需结合起来;主动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实践平台,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最重要的是保持年轻的好奇心和一生的探索欲,在科技星辰大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记住: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所谓的高科技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在你们正在解的每一道题、做的每个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