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基于学科教室,聚焦深度学习
发布时间:2017-12-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为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形成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常州市教科院附属中学联合李能国名教师工作室及陈广余名教师工作室于2017年1214日展开了“基于学科教室的深度学习研究”的活动。本次活动由附中陈广余主任主持,附中全体教师及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

   整个活动以观摩课堂教学开场,附中戴舒玥主任与工作室蒋澄一老师分别展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一课与《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一课。《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中,戴主任从一则广告入手,激发起学生探究实验的好奇心。教学过程通过对相关实验知识的回顾,抛出“如何来设计实验”的问题,以“假设→改良”传达实验设计的思路,以学案促进学生的导与学,以“提问→反思”提出最佳实验方案,以小组合作交流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反响热烈;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步步剖析,深入浅出;教学思维严密理性,注重知识迁移,更指向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凸显生物核心素养。

  蒋澄一老师执教的《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复习课,以现场演示发热包实验引入教学,不仅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更重要的是整节课就紧紧围绕发热包这一主题,研究其主要成分、制取途径和定量测定。教学实践中,蒋老师经常问出“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问什么”“大家是不是要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等类似的问题,体现出蒋老师作为学生学习帮促者的身份;蒋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形成解决发热包情境中相关问题的支架,很好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支撑了学生深度学习的进行。同时,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希沃技术,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界,更好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在评议课环节,两位执教者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阐述,与会成员从课题选择、目标把握、学生关注、教学设计等方面谈了观课之感,对两节展示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自身实际教学共同探讨基于学科教室的深度学习,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随后,工作室成员李小静老师就十月加拿大之行做了题为《加拿大中小学教室文化建设与启示》的讲座。李主任从加拿大中小学教室的文化建设谈及此行她受到的三点启发:一是注重细节,人文关怀;二是刚柔并济,培养规范;三是自主参与,张扬个性。她提出学校教室的文化建设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建设的目的是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实用、人性化的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促进深度学习。

  最后,陈广余主任围绕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性讲话。陈主任关注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他指出STEM理念的大背景下,借助学科教室功能,以PBL(基于项目的学习)进行跨学科学习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必要性。正如陈广余主任呼吁的一样,咱们附中教师应“成长学生,发展自己”。高效课堂永远在路上,只有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方得始终。(文:王相怡  图:李小静)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